美国盯上中国核武器,特朗普使出顶级阳谋,这次还想把普京当成挡箭牌?美式思维霸道蛮横,中方不再顾及美国脸面景盛配资,六字回应让特朗普脸上无光?美国反华招式越发频出,中方更需要加倍小心。
中国的核武库建设,已经难以满足庞大的经济体量与国防需要。所以在近些年,中国的战备核力量规模,开始出现了大规模增长。无论是西北的核力量建设,还是一艘又一艘下饺子的战略核潜艇,都在证明,中国的补课还在“加速”。
面对中国的这一动向,西方国家显然是不会看着中国逐渐做大。特别是向来不怎么着调的美国总统特朗普,在近期更是向中国,提出了一则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。
据悉,在美国白宫接待来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之时,特朗普居然堂而皇之地扯到了中国,宣称,既然俄罗斯方面愿意与美国探讨核军控问题,那么中国也应该会“非常愿意”,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,美国必须限制核武器的扩散。
特朗普强调,虽然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说,中国在核武器领域远远落后于美国,但中国的力量非常强大,追赶的速度非常的快,只需要五年时间就能赶上美国。所以美国方面希望,能达成一个由中美俄三方所组成的新型核军控协议,进而寻求形成真正的“无核化”。
在一些心智不怎么成熟的人看来,削减核武器似乎是符合所有人的利益,所以,对于特朗普的提议,他们感到非常有兴趣。认为中国应该像俄罗斯一样,与美国签署军控协议,限制核导弹和发射载体的保有量,为世界和平添砖加瓦。
但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景盛配资,特朗普的这一份表态暗藏猫腻,中方也在公开场合选择了直接摊牌,仅用六个字,就破了美国精心设下的这一个“杀局”。
据悉,8月27日当天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,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特朗普的言论。中方表示,中美两国之间的核力量,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,两国之间的核政策,战略安全环境也完全不同,要求中方参加中美俄核裁军谈判,既不合理也不现实。
这一番回应,可以说是戳破了特朗普精心设计的话术,既然特朗普用中国的核武增长速度,来验证中国参加核裁军的必要性。那么,中国就直接把话说开,谈一谈中美俄彼此的“核体量”,用“不在一个量级”的6字回应,直击问题核心,看看需要核裁军的究竟是哪一方。
而且我们退一万步来讲,就算中国真的参加了美俄的核军控机制,那么就有一个问题直接摆在眼前,究竟是美俄两国,直接将他们的核武保有数量,削减到中国这一水平线上,再去探讨核武军控,还是说中国先将核武的数量,增加到美俄的同一水平之后,三方再进行削减。
因为从体量上看,美国拥有4000余件核武,而俄罗斯则拥有3000余件核武,中国虽然核力量扩张迅速,但总体数目依旧不超过4位数,中国的核弹在数量上,连美俄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,又怎么去谈限制呢?
我们打个比方,如果特朗普大手一挥,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削减2000件核武器,要求中俄同时跟进,俄罗斯尚且还有自保能力,那中国可就真的实现了“无核化”,这摆明了就是想废掉中国的核武库。
至于说特朗普所说的,中国核武能在五年内追赶上美国,那也是无稽之谈。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库,就算中国国内的所有离心机连轴转,个个都转得冒烟了,也无法在短期内扩到美国的这一恐怖规模。更别提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,提到的不只是核武器,更囊括了战略轰炸机这一重要的核打击投送平台。但中国目前只有轰6可以客串“核平台”景盛配资,距离所谓的战略门槛依旧非常遥远,真要削也削不出个所以然。
应该说,提议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机制,是特朗普所设下的一个顶级阳谋。若是中国点头参与了,那么美国只需要进行一些口头上的奖励,不必付出任何实际上的代价,能一举打断中国的核力量扩军进程,获得宝贵的时间窗口,来解决美军核力量普遍性的老化问题。而若是中国不选择参与,那么特朗普又会抓到口风,给中国扣上一个不爱好和平的大帽子,这又会是一张凭空造出来的“新牌”。
所以对于特朗普的胡搅蛮缠,中方直接把事实摆在了台面上,直接通报美方加入裁军不切实际,削减战略武器的前提,是自家的核武库够用以及溢出。但由于一些非常复杂的历史因素,中国的核武库距离够用的这一标准,依旧非常遥远,更不用谈未增先削了。
这里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,在战略武器上,这不是第一次有美国总统向中国发出邀请,参加美俄主导的核军控机制。在2024年10月份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现场,当时还是美国总统的拜登,也在公开场合提到了所谓的核军控,并且表示,美国已经做好准备与中国进行谈判,而中方的回应,也是与前几天高度类似,认为中国与美俄的核武库不在一量级上,拒绝了拜登的核裁军邀请。由此我们也能看出,无论是民主党,还是共和党,在给中国挖坑这一件事上,美国向来都是贯彻始终的。
而从另一方面来说,美国一次又一次地邀请中国参加核裁军,实际上反映出的,是一种核态势下的军事焦虑。
现阶段,中国的核力量呈现出了加速现代化的趋势,光是在今年的九三阅兵上,就会亮相不止一款的新型核导弹,它们在射程和当量上,较之于美国老旧的“民兵”导弹,都有着压倒性的优势,部分更是列装了高超音速滑翔体弹头,突防能力出现指数级的增长。
加上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逐步亮相,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建设思路已经出现改变,正在从过去的“有没有”,开始转变成为“好不好用”。毕竟就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上来说,手中无剑与有剑不用,根本就是两回事。
相比之下,美国的核力量却进入到了死循环当中。
一方面,美国空军每年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,用于维护现有的核弹头。光是在2024年,就有高达584亿美元的经费,用于核武的维护与迭代,而在2025年到2035年这十年时间当中,美国军队还将耗费总计9460亿美元的资金,用于保持核武库战备,这在很大程度上,挤占了美军核导弹与投送平台的研发经费。被美国各界寄予厚望的“哨兵”导弹,与“哥伦比亚”级战略导弹核潜艇,均在项目推进中陷入到了停滞。
其中,特别是作为美军下一代核力量中间的“哨兵”洲际弹道导弹,在项目预算上,出现了严重的超支现象。从原先规划的960亿美元,一路飙升到2000亿美元以上,期间甚至还因为特朗普需要改装总统专机,挪用了将近1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。
而“哥伦比亚”级战略核潜艇,则在项目进度上存在硬伤。从2019年切钢板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6年多的时间,但首艇因为设计上的硬伤,依旧没有完成建造,项目规划拖到了2028年,堪称是与印度光辉战斗机项目有的一拼的“十年磨一剑”。
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核打击力量,B21“突袭者”轰炸机,虽然首飞时间较早,但制造速度却极其缓慢,直到今年才完成第二架量产机的首飞,根本无法替代日益老化的美军轰炸机机群。在对伊朗的打击活动当中,依旧是服役了20多年的B2轰炸机“挑大梁”。
因此,我们可以说,现阶段美军的核力量建设,已经陷入到了一个青黄不接的至暗时刻,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大量核武器,每年需要吃掉大量的资金,而新型装备的服役却又非常缓慢,在预算上大幅度超支。一旦绷着的那根弦最终绷断了,那么等待美国的,必然是大规模的核裁军,美国的核力量已经糜烂到了崩塌前夜。
在这一大背景之下,美国断然不会允许中国“后来者居上”,所以就有了一次又一次在削减战略核武器上的试探。但很显然,中国并不吃美国这一套,在本国的核力量达到自保的标准之前,中国并不急着与美国去谈所谓的核军控。因为就算谈了,也没有任何的意义,只会是白白削弱自身的“筹码”,中国也绝不会自毁长城。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